欢迎访问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官网
笙 | 笙演奏形式多样化开发研讨会与百人笙团专场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源: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阅读量:8988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016.jpg

记录丨 研讨会暨音乐会活动纪实

2019年12月18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处、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办,中国音乐学院华夏鹤鸣笙乐团承办的“中国音乐学院双一流建设——笙演奏形式多样化开发研讨会与百人笙团专场音乐会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国音乐学院成功举行。

此次活动的举行,是为了推动笙艺术在新时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围绕笙艺术演奏形式多样化而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王黎光院长的领导下,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深入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此次活动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双一流建设——表演学科师生音乐会项目,得到了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处资助。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021.jpg

本次系列活动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2019年度工作年会与笙演奏形式多样化开发研讨会与“异口同笙话古今、笙簧百啭华夏鸣”百人笙团专场音乐会两部分组成。出席活动的领导与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院校、乐团和行业组织代表,包括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书伟、顾问刘峪升、副秘书长张履福,《中国民乐报》副主编刁艳,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张尊连、书记郭勇,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光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杨守诚,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林富贵,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闫津生,中国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孙友,西安音乐学院教授赵洪斌,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刘瑜,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晏景晟,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王磊,青年教师王一,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师王洋,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李怡凡,哈尔滨音乐学院教师刘光辉,星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陈博,上海音乐学院鲍龙飞、钟之岳,武汉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田野,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申玉晶,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教师凌博;国家京剧院民族乐团团长刘学玲,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顾问、原黑龙江省民族乐团笙演奏家唐富,南京民族乐团笙演奏家雷建功,原海政文工团笙演奏家闫红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歌剧舞剧院笙演奏家宋扬,中央民族乐团笙演奏家唐大志、邵宏宇,北京海淀区文化馆王建军,中国歌剧舞剧院刘晓伟等,来自笙制作家的专家有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宏亮,“中国笙王世家”第六代传人王育东,孙氏制笙第五代传人孙家冬、孙家庆,天津盛兴乐器厂厂长王泽云、王泽羽,天津精艺乐器厂厂长王泽爽等。以及其他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学科负责人和演出团体演奏家和院校学生200余人参加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上午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百忙之中接见了来自全国的会议代表并合影留念。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024.jpg

异口同笙  学术研讨精彩纷呈

12月18日上午,“笙演奏形式的多样化开发研讨会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国音乐学教学楼208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旨在研究提高全国笙专业学科教学、表演、制作等相关门类的水平,科学有序的推进笙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来自全国十一大音乐学院、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职业院团、乐器制作厂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各抒己见,交流笙艺术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成果。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027.jpg

△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守成

△左 北师大珠海分校特聘教授崔涛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030.jpg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民乐报》常务副主编刁

会议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博导杨守成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师大珠海分校特聘教授崔涛主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民乐报》常务副主编刁艳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领导的委托,代表中国民管学会发言,她对本次研讨会暨工作年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在此次活动中付出智慧和汗水的李光陆会长及在京和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刁艳指出:“在民管会所属的20家专业委员会中,笙专业委员会是一个表现非常突出、具有引领作用的专业委员会。多年来,在李光陆会长的带领下,一直行走在守正创新、和谐发展的道路上。打造出了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魄力、有魅力的专业团队,为音乐舞台奉献了一批有时代活力的优秀作品,为音乐事业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034.jpg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博导李光陆代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艺术实践处等单位向莅临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问候和感谢。


李光陆会长表示:“新时代要求我们坚持尊重传统本位、倡导百家争鸣多元、鼓励百花齐放统一、实现文化复兴和谐。’‘本位、多元、统一、和谐’是世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更是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是中华民族经典哲学思想,推进文化艺术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才能让笙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笙界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沈阳音乐学院孙友《笙专业创一流学科的重要意义》,四川音乐学院刘瑜《四川近年来演奏形式多样化探索方面的情况以及多彩笙音色组合的必要性》,河南大学姜勇《浅谈笙乐曲的发展分期及其特征》,大连艺术学院王雄雄《大连艺术学院笙演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北师大包头附属学校李喜亮《笙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与发展》,河北涿州赵家笙科技有限公司赵宏亮《探索新型中低音笙的指法统一方案》,星海音乐学院陈博《广东地区笙的发展现状》,浙江音乐学院申玉晶《论笙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哈尔滨音乐学院副教授刘光辉《‘笙’与‘生’的思考——以哈尔滨音乐学院笙磬同音室内乐团为例》,贵州雷山职校杨昌杰《传承芦笙文化 助力精准扶贫》,唐富先生《我对本次盛会的感想》,这些发言立意深刻、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笙艺术在演奏、教育进程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严谨丰富的学术内容,得到现场专家和同仁们的一致认同和肯定。在现场气氛的感召下,著名笙演奏家雷建功即兴发言,讲述了自己在南京古雄小学笙专业教学取得的经验。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研讨会的举办将笙多样化形式开发上升到音乐理论的高度,将大大促进我国笙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推进笙艺术规范化、特色化、科学化、职业化的进程。最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杨守成对研讨会进行总结。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行业的动力核心。不论是笙的演奏、教学、制作、文创等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研讨会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紧密团结,同心同德、共同发展。”

百笙和鸣  创造性实现多样共赢

 18日晚,由中国音乐学院华夏鹤鸣笙乐团倾情出演的“异口同笙话古今、笙簧百啭华夏鸣”百人笙团专场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成功举行。

 中国音乐学院华夏鹤鸣笙乐团是国内笙乐团编制最全、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专业团体之一。乐团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优秀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主,以首都各高校和职业乐团青年教师、职业演奏家为辅,同时邀请国内众多著名演奏家、制作家、青年学者共同参与,全力打造。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118.jpg

乐团由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光陆教授亲自组建。多年来,李光陆持之以恒用实际行动推动笙艺术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大胆探索尝试笙演奏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将笙艺术各种可能变为现实,为笙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乐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所有作品量身定做,基本都是李光陆教授亲自编配和排练。建立了古笙、传统笙、芦笙、系列加键改革笙、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倍低音笙等声部配置。乐团坚持“本位、多元、统一、和谐的发展理念,以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全面把握诠释笙艺术深刻的文化内涵。

当晚上演作品包括李光陆教授创作的群笙交响《飞鹤惊泉》。作品对传统演奏形式进行了大胆颠覆和创新,多变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以及大小花舌、呼舌、打音、十六分音符的连续吐奏等高难技巧的综合运用,提升了作品形象的意向美与纵深感。群笙合奏《寒梅傲雪》则是李光陆教授与张福全共同创作的一首合奏作品。作者以文人视角入手,以梅喻人,通过多种笙音的交相呼应诠释出瞬息万变的情感交融,表达作者含蓄典雅的内心独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笙重奏《秋夜》由李光陆和黄晓飞教授共同创作。作品以西方近现代作曲手法为媒介,借助中国民族传统表达技法,以大器磅礴的气势诠释出宁静高远的意境。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126.jpg

传统笙独奏《云淡风清》由李光陆和曹文工教授共同创作。乐曲吸收了中国清代名曲《思春》的音乐主题,描写春景繁荣,缭绕人意,徐徐清风,淡淡白云,有如置身恬适的山水之中。采用音乐的变奏技法表达写意泼墨之美感,意境悠远,立意深刻。笙重奏《西厢情怨》则通过高音笙与中低音笙不同音响音色的对比而充分发展人物角色,以和声的行进推动故事的曲折发展。相遇、相识、相爱亦相知。用笙乐特有的语汇诠释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经典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128.jpg

                                                                                                       笙与钢琴《龙飞凤舞》 演奏:凌博

《龙飞凤舞》是李光陆与姚盛昌教授于1992年创作完成的一首作品。乐曲根据唐代音乐、舞蹈、表演形式及音乐曲调进行演变而成,将唐代弹拨乐器的演奏特点运用到了笙的演奏中,这不仅丰富了笙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同时也对笙的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创新和发展。此曲由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笙专业教师、著名青年笙演奏家凌博于2017年首演成功,本场音乐会亦是此首作品钢琴协奏版本的首次公演。

 除了表现浓郁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之外,当晚音乐会上,也有改编国外经典民歌作品的演绎。群笙合奏《樱花》就是其中一首。这首乐曲采用笙重奏的演奏形式,由高、中、低、倍低音笙声部编配而成。乐曲时而轻松婉转,时而激动多变。不同的音色交融犹如花与叶的相互欣赏和繁花似锦的彼此成就。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131.jpg

此外,作为笙家族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作品也是当晚音乐会的一大亮点。芦笙音画《火车进侗乡》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由伊永仁、张大森创作,编配李光陆教授。音响上,作品充分挖掘了芦笙的非凡模仿能力,通过不同音型和声的组合,生动的展现了火车穿越山谷、穿越隧道,鸣笛欢歌的欢乐景象。群笙交响《吹起芦笙唱丰收》由徐超铭与陆在易共同创作。该曲原为芦笙独奏曲,现由李光陆教授编配为群笙交响的合奏形式。作品融合了芦笙、传统笙,高音笙、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倍低音笙等不同笙种类,是少数民族芦笙与传统笙、现代系列改革笙融合的一次伟大尝试。这些作品深刻诠释了当天活动的主题“笙演奏形式多样化开发”的积极成果。

微信图片_20200103111134.jpg

当晚音乐会作品由华夏鹤鸣笙乐团呈现。该乐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交互式”发展模式,最大限度的邀请校外演奏家、制作师加入,带动作品演奏和乐器研发。本场音乐会来自全国优秀演奏家和中国音乐学院优秀学生组成的演出团队共计125人。

坚持尊重传统本位、倡导百家争鸣多元、鼓励百花齐放统一、实现文化复兴和谐。“本位、多元、统一、和谐。”这是著名笙演奏家、教育家李光陆教授提出来学术观点,更是中国音乐学院华夏鹤鸣笙乐团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