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官网
搜索
热搜榜: 展演活动研修班
首页 • 资讯列表
华乐讲坛第二十三期 | 胡志平教授开讲:复杂之情与情景交融——谈“文人二胡”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
发布时间:2024-01-12 阅读量:786
信息来源:中国民乐

2024年1月10日下午,“华乐讲坛”第二十三期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二胡演奏家、理论家、教育家、武汉音乐学院原校长胡志平教授开讲《复杂之情与情景交融——谈“文人二胡”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副秘书长宋阳、《中国民乐》报执行总编辑刁艳和在京艺术院校、表演团体代表、学会驻会工作人员在现场聆听。


吴玉霞会长主持“华乐讲坛”并致辞


吴玉霞会长在致辞中说,胡志平教授长期深耕于民族音乐领域传播传扬中华优秀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多年的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数十年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教学研究,在音乐表演、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美学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果,发表有《论二胡演奏艺术意境之创造》《胡琴曲中的新文人音乐》《湖北民间鼓吹乐音高的偏离及其风格特征探讨》等系列学术论文30余篇,合作编著有《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出版有《中国民乐精粹——胡志平二胡独奏专辑》等多部演奏专辑;所创作的《秋词》《月的悲吟》等作品曾分别在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器乐作品评奖和第二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民族室内乐作品评奖中获奖。其二胡演奏风格清雅细腻、质朴深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其独特的演奏风格。《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曾分别刊登他的文论,评述他的二胡艺术。他曾应邀赴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与讲学。



情感的复杂性反映着人们在面对外界事物及各种因素中的内心体验与真情感知,具有多样性和多义性。而情境交融是将不同情境结合并能挖掘新的联系和可能性,从而增强创造力。艺术表达中的意境之美,含括人文旨趣与美学意蕴。胡志平教授的艺术追求既讲究“虚与实、静与动、雅与俗,又体现灵动细润与浓墨重彩等多层级表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演奏技艺与表达风格。文人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和参与创作的音乐作品,有其自身的特质和标签,当然音乐形态、演奏技能、风格意蕴、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是民族器乐表演艺术重要的表达元素。演奏者往来于作曲家和聆听者之间,吸引和打动人心的依然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关照与情感体验的真切,将他们的气质引入观者的视野,享受和感知他们的经验之美、艺术之光。艺术作品的完美呈现,反映着表达者的艺术思考以及包含很多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一样,国语版和沪语版腔调不一样,味道差别之大,让人们在追溯过往的同时回忆曾经淡去的熟悉和陌生。


吴玉霞会长为胡志平教授颁发“华乐讲坛”纪念海报

讲坛现场


听众感言:


北京民族乐团高胡首席兼拉弦乐声部长 魏笑妍:今日受邀参加【华乐讲坛第二十三期】胡志平:复杂之情与情景交融——谈“文人二胡”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主讲人胡志平教授讲述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概念的提出与理论与基础,在音乐表演、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美学等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会上采取线上线下同部进行的方式,从二胡的演奏、创作、研究、教学等多方面展开,以乐曲举例来进行阐述和讲解,动静结合,演讲内容丰富,除了专业知识的分享,还有对于演奏技巧方面的独到见解,此次座谈交流所收获的不止是技法的提升,还有对音乐艺术的向往,精神世界的追求,受益匪浅!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 夏冰璐:感谢学会提供了现场观摩胡志平先生讲座《复杂之情与情景交融—-谈“文人二胡”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的机会。讲座围绕“文人二胡”艺术这一主题,通过胡志平先生自身在演奏、创作、研究多方位的探索和总结,展现了胡志平先生对二胡艺术的审美追求和对艺术意境创造的独特理解与感悟。特别是现场为我们播放了《纳兰性德辞意》(二胡、声乐与乐队)、《秋词》(二胡与扬琴)、《月的悲吟》(二胡与小乐队)、《禅院钟声》(二胡与乐队)等极具文人音乐意蕴的二胡曲,音响细腻丰富,格调清新,音乐伴随着层层入深的讲解,令人感受愈发深刻,体现了胡志平先生对二胡艺术以及“文人二胡”艺术这一独特命题在新时代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思考。讲座十分生动、精彩,有幸现场沉浸式聆听,受益匪浅。

武汉音乐学院琵琶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级访问学者 徐贺:在胡志平院长的《复杂之情与情景交融——谈“文人二胡”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讲座中,以二胡为载体,对文人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胡志平院长总结了四项文人音乐的特点,随之以刘天华、华彦钧为例,通过讲述,为我们展开了二人的生长环境及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韵,解释了为何把《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作品列入文人音乐作品中。在阐述过程中,让我明白文人音乐与民间音乐的最大区别表现在思想性、格调、筋骨。民间音乐亦有格调高雅之作,但审美旨趣中更多倾向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情感深刻的音乐。随后,胡志平院长对《纳兰性德辞意》《秋词》《月的悲吟》《追梦京华》《赤壁怀古》等作品进行了讲解和视频观赏,以文字和声音的形式展现文人音乐的所蕴含的气质、内心写照、及传统文人复杂的情感。最后,胡志平院长用中国音乐追寻的“希声”之境视为二胡文人音乐的审美追求,对新时代“文人二胡”提出: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要有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的要求。以上不仅限于对“文人二胡”的追求,亦是为我在诠释音乐指明方向。感谢本次讲座带来的学术信息,让我受益良多。

中国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 张钰琦:非常荣幸今日能够聆听学习胡志平教授的讲座。胡教授围绕“文人二胡”的审美与意境这一主题,从对其概念的提出与理论基础、代表性作品与意境创造及其审美追求提到了“文人二胡”概念的形成与中国文人音乐艺术密不可分。这其中,刘天华与华彦钧当属中国“文人二胡”的代表与典范,胡教授高度精准的概括了两者作品与演奏所蕴含的文人音乐内涵,不论是刘天华的“由道入技”还是华彦钧的“由技入道”,他们都将自己对人生的参悟和万千不可名的情绪化作二胡创作中的一音一调,达到情景相融的高度。此外,刘文金创作的二胡名曲《长城随想》、胡志平创作的《秋词》、《月的悲吟》等曲,均从音乐表达与艺术内涵上极致体现了中国文人文化的精神气质和文人音乐的审美旨趣。最后,胡志平教授讲到中国音乐艺术的最高审美追求就是“希声”,即“大音希声”,这要求音乐学习者要通过有限的技法表达无限的情感内涵,通过提高文化道德的修养赋予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深厚的生命力。胡教授无私的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所学所得,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他所具有的深厚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积累,与一位自豪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家的志向与抱负。本场讲座使我们听的酣畅淋漓,受益良多,感谢学会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指引。

重 要 预 告

“华乐讲坛”第24讲将于2024年3月4日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举行,著名作曲家、上海民族乐团原团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原副会长顾冠仁老师为我们带来《江南丝竹与我的民族管弦乐创作》,敬请各位关注。



奔赴一场难得的学术之约,是这个时代学者拥有的美好,希望我们带着这份印记,通达学术之路,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与您的艺术关联中编织一份至精至纯的音乐知网。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官方新媒体平台

邮箱:zgmywww@sina.com